芙蕖文言文划分节奏

1. 芙蕖文言文画分节奏

芙蕖/与草本诸花/似觉稍异,然/有根无树,一岁一生,其性/同也。

谱云:“产于水者/曰草芙蓉,产于陆者/曰旱莲。”则谓/非草本不得矣。

予夏季/倚此为命者,非故/效颦于茂叔/而袭成说/于前人也,芙蕖之可人,其事/不一而足,请备述之。 群葩/当令时,只在/花开之数日,前此后此/皆属/过而不问之秋矣。

芙蕖则不然:自/荷钱出水之日,便为/点缀绿波;及其/茎叶既生,则又/日高日上,日上日妍。有风/既作飘摇之态,无风/亦呈袅娜之姿,是我/于花之未开,先享/无穷逸致矣。

迨至/菡萏成花,娇姿欲滴,后先相继,自夏徂秋,此则/在花为分内之事,在人为/应得之资者也。及/花之既谢,亦可/告无罪于/主人矣;乃复/蒂下生蓬,蓬中结实,亭亭独立,犹似/未开之花,与翠叶/并擎,不至白露为霜/而能事不已。

此皆/言其可目者也。 可鼻,则有/荷叶之清香,荷花之异馥;避暑/而暑为之退,纳凉/而凉逐之生。

至其/可人之口者,则莲实与藕/皆并列盘餐/而互芬齿颊者也。 只有/霜中败叶,零落难堪,似成弃物矣;乃/摘而藏之,又备/经年裹物之用。

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/不适耳目之观,无一物一丝/不备家常之用者也。有五谷之实/而不有其名,兼百花之长/而各去其短,种植之利/有大于此者乎? 予/四命之中,此命为最。

无如/酷好一生。竟不得/半亩方塘/为安身立命之地,仅凿/斗大一池,植数茎/以塞责,又时/病其漏,望天乞水/以救之,怠所谓/不善养生/而草菅其命者哉。

2. 芙蕖文言文画分节奏

芙蕖/与草本诸花/似觉稍异,然/有根无树,一岁一生,其性/同也。

谱云:“产于水者/曰草芙蓉,产于陆者/曰旱莲。”则谓/非草本不得矣。

予夏季/倚此为命者,非故/效颦于茂叔/而袭成说/于前人也,芙蕖之可人,其事/不一而足,请备述之。 群葩/当令时,只在/花开之数日,前此后此/皆属/过而不问之秋矣。

芙蕖则不然:自/荷钱出水之日,便为/点缀绿波;及其/茎叶既生,则又/日高日上,日上日妍。有风/既作飘摇之态,无风/亦呈袅娜之姿,是我/于花之未开,先享/无穷逸致矣。

迨至/菡萏成花,娇姿欲滴,后先相继,自夏徂秋,此则/在花为分内之事,在人为/应得之资者也。及/花之既谢,亦可/告无罪于/主人矣;乃复/蒂下生蓬,蓬中结实,亭亭独立,犹似/未开之花,与翠叶/并擎,不至白露为霜/而能事不已。

此皆/言其可目者也。 可鼻,则有/荷叶之清香,荷花之异馥;避暑/而暑为之退,纳凉/而凉逐之生。

至其/可人之口者,则莲实与藕/皆并列盘餐/而互芬齿颊者也。 只有/霜中败叶,零落难堪,似成弃物矣;乃/摘而藏之,又备/经年裹物之用。

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/不适耳目之观,无一物一丝/不备家常之用者也。有五谷之实/而不有其名,兼百花之长/而各去其短,种植之利/有大于此者乎? 予/四命之中,此命为最。

无如/酷好一生。竟不得/半亩方塘/为安身立命之地,仅凿/斗大一池,植数茎/以塞责,又时/病其漏,望天乞水/以救之,怠所谓/不善养生/而草菅其命者哉。

3. 给古文《爱莲说》划分朗读节奏

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/ 甚蕃。晋陶渊明/ 独爱菊;自/ 李唐来,世人/ 甚爱牡丹;予独爱/ 莲之出淤泥/ 而不染,濯清涟/ 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静植,可远观/ 而不可亵玩焉。予谓菊,花/ 之隐逸者也;牡丹,花/ 之富贵者也;莲,花/ 之君子者也。噫!菊之爱,陶后/ 鲜有闻;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爱,宜乎众矣。

译文:水中和陆地上各种草树木的花,值得喜爱的很多。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。从李氏唐朝以来,世人很喜爱牡丹。我唯独喜爱莲花(因为它)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,在清水里洗涤过,但是并不显得妖媚,它的茎中空外直,不缠生藤蔓,不旁出冗枝,香气传得很远,(使人觉得)越发清幽,笔挺而洁净地立在那里,可以在远处观赏,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。 我认为菊,是花中的隐士;牡丹,是花中富贵的花;莲花,是花中的君子。唉!对于菊花的喜爱,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。对于莲花的喜爱,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?对于牡丹的喜爱,人应该是很多了。

4. 芙蕖文言文翻译

原诗

芙蕖之可人,其事不一而足,请备述之。

群葩当令时,只在花开之数日,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。芙蕖则不然:自荷钱出水之日,便为点缀绿波;及其茎叶既生,则又日高日上,日上日妍。有风既作飘摇之态,无风亦呈袅娜之姿,是我于花之未开,先享无穷逸致矣。迨至菡萏成花,娇姿欲滴,后先相继,自夏徂秋,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,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。及花之既谢,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;乃复蒂下生蓬,蓬中结实,亭亭独立,犹似未开之花,与翠叶并擎,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。此皆言其可目者也。

可鼻,则有荷叶之清香,荷花之异馥;避暑而暑为之退,纳凉而凉逐之生。

至其可人之口者,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。

只有霜中败叶,零落难堪,似成弃物矣;乃摘而藏之,又备经年裹物之用。

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,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。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,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,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?

译文

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样,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。

各种花正当时(惹人注目)的时候,只在花开的那几天,在此以前、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。芙蕖就不是这样: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,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;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,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,一天比一天好看。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,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。因此,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,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。等到花苞开花,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,(花儿)先后相继开放,从夏天直开到秋天,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,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。等到花朵凋谢,也可以告诉主人说,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;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,蓬中结了果实,一枝枝独自挺立,还象未开的花一样,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(在水面上),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,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 (呈献)完毕。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。

适宜鼻子(的地方),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;(以它来)避暑,暑气就因它而减退; (以它来)纳凉,凉气就因它而产生。

至于它可口的地方,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,一齐摆上餐桌,使人满口香味芬芳。

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,七零八落很不好看,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;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,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。

这样看来,芙蕖这种东西,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,没有那部分那一点不供家常日用。(它)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,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。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?

5. 芙蕖文言文阅读答案

问题是这个么?如果是下面的就是标准答案。

1.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。

①请备述之 备:

②及花之既谢 谢:

③与翠叶并擎 擎:

④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芬:

2.下列每组中加粗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( )

A.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及其茎叶既生

B.只在花开之数日 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

C.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

D.乃复蒂下生蓬 乃摘而藏之

3.翻译下列句子。

①避暑而暑为之退,纳凉而凉逐之生。

答:

②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,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

答:

4.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芙蕖的?表现了它的什么特点?

答:

5.第②段运用了什么写法?有什么好处?

答:

6.“有风既作飘摇之态,无风亦呈袅娜之姿,是我于花之未开,先享无穷逸致矣”写出了芙蕖的什么特点?

7.联系实际,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。

答:

1.①详尽 ②凋谢 ③挺立 ④使……感到芳香

2.C

3.①(用它来)避暑,暑气就因它而减退;(用它来)纳凉,凉气就因它而产生。

②(它)有五谷的实用价值而没有五谷的名义,兼有许多花的长处而除去了它们的短处。

4.从芙蕖的“可目”、“可鼻”、“可口”、可用四个方面介绍芙蕖的,表现了它“可人”的特点。

5.对比,通过拿群葩的争艳之日短暂与芙蕖的“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”进行比较,说明芙蕖可目的优点略胜一筹。

6.写芙蕖的优美姿态,不但用词准确,而且在动与静的组合对列中传达出摇曳、妩媚的意态。

7.“略”。(开放性试题,可以表达对芙蕖的赞美喜爱之情,也可以表达仿效学习之意,言之有理即可。)

6. 芙蕖文言文

原文出自于 李渔《芙蕖》中的内容,即:原文内容群葩当令时,只在花开之数日,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。

芙蕖则不然:自荷钱出水之日,便为点缀绿波;及其茎叶既生,则又日高日上,日上日妍。有风既作飘飖之态,无风亦呈袅娜之姿,是我于花之未开,先享无穷逸致矣。

迨至菡萏成花,娇姿欲滴,后先相继,自夏徂秋,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,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。及花之既谢,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;乃复蒂下生蓬,蓬中结实,亭亭独立,犹似未开之花,与翠叶并擎,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。

此皆言其可目者也。原文大意: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,只在花开的那几天,在此以前、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。

芙蕖就不是这样: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,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;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,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,一天比一天美丽。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,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。

这样,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,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。等到花苞开花,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,(花儿)先后相继开放,从夏天直开到秋天,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,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。

等到花朵凋谢,也可以告诉主人说,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;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,蓬中结了果实,一枝枝独立,还像未开的花一样,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(在水面上),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,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。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。

由上可见,作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“荷花”可目的:一、在荷花未开的时候。作者曰:自荷钱出水之日,便为点缀绿波;及其茎叶既生,则又日高日上,日上日妍。

有风既作飘飖之态,无风亦呈袅娜之姿,是我于花之未开,先享无穷逸致矣。二、在荷花开花的时候。

作者曰:迨至菡萏成花,娇姿欲滴,后先相继,自夏徂秋,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,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。三、在荷花凋谢的时候。

作者曰:及花之既谢,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;乃复蒂下生蓬,蓬中结实,亭亭独立,犹似未开之花,与翠叶并擎,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。



  • 13068275912: 芙蕖李渔文言文翻译和原文
    诸阳:芙蕖文言文翻译和原文如下: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,然有根无树,一岁一生,其性同也。谱云:“产于水者曰草芙蓉,产于陆者曰旱莲。”则谓非草木不得矣。予夏季倚此为命者,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。芙蕖之可人,其事不一而足,请备述之。群葩当令时,只在花开之数日,前此后此...
  • 13068275912: 文言文超长
    诸阳: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,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:“当初我跟从你赴宴,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,你打我。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。我就要偷走你的城!” 3. 怎样快速记一篇很长的文言文 较长的文言文一般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文章结构,第一段讲什么第二段讲什么很分明,首先要弄清楚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大体意思,这样背起来会...
  • 13068275912: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,完成小题。 (7分)芙蕖 ① 自荷钱 ② 出水之日...
    诸阳:小题1:(共3分,各1分)(1)一天比一天(或:一天天) (2)这、这样 (3)等到小题1:(2分)(1)这些(以上)都是说它适于观赏(看)的方面。小题1:(2分)要点: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,不断进步,不断完善自己。(大意正确即可) 小题1: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,平时应多积累、牢记,那...
  • 13068275912: 水芙蓉文言文
    诸阳:6. 求 文言文芙蕖 的原文 芙蕖与草本诸花,似觉稍异;然有根无树,一岁一生,其性同也。《谱》云:"产于水者曰草芙蓉,产于陆者曰旱莲。"则谓非草本不得矣。予夏季以此为命者,非故效颦于茂叔,而袭成说于前人也;以芙蕖之可人,其事不一而足。请备述之。 群葩当令时,只在花开之数日,前此后此皆属...
  • 13068275912: 文言文《芙蕖》的一些问题 高手请进,高分悬赏 快啊啊啊啊啊啊
    诸阳:引用(暗引《诗经》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)、通感(第3段由嗅觉升华到整个感官的感受“享受”)、排比、反问等,适当穿插一些议论、抒情的句子;在句式上,则骈散结合;奇偶交替,使文章节奏明快、音调和谐。这一语言特色,使它既和一般的说明文有别,也和一般的古文有别。参考资料:百度知道 ...
  • 13068275912: 文言文阅读叶味道答案
    诸阳:1.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,停顿处用“\/”划开。(限断三处) 一名寄生叶似芦其子赤黑色味甘美。 2.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:() A、爱其葱郁(它,它的)B、不能为之计(计算) C、凭于山崖石壁(凭依,依附)D、乃委身树木(托付) 3. 这篇短文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?用自己的话回答。 译文:...
  • 13068275912: 有关风铃花的文言文
    诸阳:如飒然倏忽的记忆,在我的梦乡中发出节奏明快的乐音。 叩击我的快乐与忧伤;俯挽稚嫩的追求,敞开博大宽广的襟怀,坦荡真诚与豁达,让我诵读。 风,驻在你的温存里,静侯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生。 4. 关于莲的文言文 < > █ 周敦颐 【原文】 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 晋陶渊明独爱菊;自李唐来,世人皆爱牡丹;...
  • 13068275912: 文言文荷字翻译
    诸阳:最后一句,由前面的四字词语变成三个字,句式变了,节奏变了,好像音乐的节拍一样,到这儿有了起伏,有了变化。语句就有了灵气,就显得不僵化,不教条。 文字的表达,语句的生动就在这里。 7. 夏日赏荷文言文翻译 《夏日赏荷》翻译:我回忆年轻的时候,居住在西湖。 每当到了夏天,到湖边欣赏荷花,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。
  • 13068275912: 荷蕖是什么意思
    诸阳:问题七:芙蕖文言文 荷钱出水之日 , ,花之既谢, 荷花生长过程 翻译: 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,它就能为一池碧水做点缀;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,则一天比一天高,每天往上长,每天越来越艳丽。有风时就呈现出飘动摇摆的情态,无风时也有轻盈柔美的风姿。等到花蕊绽开,荷花顶出水面,风姿娇美,晶莹欲滴,你先我后,相继开放...
  • 13068275912: 描写同学文言文
    诸阳:4. 求一个写同学的文言文 今观乎文言之现状,仁人志士无一未捶胸顿足者。此诚华夏文化危急存亡之秋也!每与同僚论之,皆曰然。 某日于网络见一后生问曰:“孰教愚以文言之法,可乎?”其问振聋发聩,余顿感吾国学之复兴指日可待。 文言之法无外乎多查、多记、多阅、多写,此学古文四大境界也。多查者,遇...

  • 相关链接

  • 文言文现代文互翻译器
  • 涸辙之鲋文言文划分节奏
  • 李渔芙蕖文言文节奏划分
  • 古文朗读声断气连
  • 经验分享为自博友发表,不代表本站立场,仅表示其个人看法,不对其真实性、正确性、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
    有问题请发邮件给我们
    © 经验分享网